等待高鐵的時間在誠品買了兩本書,其中一本的故事在封面的敘述大約是作者利用母親留下來的食譜尋找關於母親的記憶。坐上高鐵原本想睡的,卻想著食物對於我有什麼樣的回憶怎麼也睡不著,不如就認真的整理一下吧。

老太(奶奶的母親) 

飯後喝一杯蜂蜜水和3顆表飛鳴是和老太學的,小孩子怎麼懂得蜂蜜水和表飛鳴的用處呢?
只知道濃蜜的蜂蜜是好滋味,如果不需要對水直接來一大匙那就更好了!
看似苦藥的表飛鳴沒想到是甜的,放在嘴裡讓它慢慢化開太無趣了,每次都等不及的咬碎,甜甜的粉粉的滋味在嘴裡,一點兒也不像是藥丸或是保健食品。

藕粉。濃濃稠稠的藕粉,不喜歡的人大概會覺得看起來像鼻涕吧?我們就是這麼的幸運,跟著老人家一起生活嚐到許多他們的年代的滋味,
或是因著老人家牙齒不好咬一些太硬或是不能吃太辣的食物,所以也養成了我們在安排/準備/點菜的時候總是會為老人家多想一些,以免點了一整桌美食卻讓老人家們無福享受。
同時,我們也可以跟著吃到一些好入口又有趣的小點心,甜甜的藕粉泡開來一人分食一小碗,上幼稚園的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做的,只知道它叫藕粉,甜甜稠稠很好入口,希哩呼嚕就是一碗。

芝麻糊是第二種選擇。黑滋滋的樣子看起來也不討喜,可是就是很對我們的胃口,尤其不能泡稀,一定要有一點兒的稠度放進嘴裡品嚐芝麻味兒在嘴裡的香味。

爺爺

白薯。其實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地瓜,爺爺管他叫白薯。我們祖孫兩的愛,鬆鬆軟軟最好是還留蜜的烤白薯最好吃。一般人挑烤地瓜都挑又肥又大,我們不是,爺爺特別教我的,細細長長的白薯才會烤得熟透好吃。所以每次要烤地瓜,總要選一袋細瘦的地瓜,烤完之後冷熱都好吃啊。

紅莧菜米粉。這是爺爺很愛的一道奶奶做的料理,紅莧菜煮過之後湯會有紅紅的顏色,加上絞肉和粗米粉,滋味好極了。我來台北後也做給傑夫先生吃過。 

炸雞、披薩和可口可樂。很少見老人家吃麥當勞或是披薩依舊津津有味吧?我家可愛的爺爺奶奶便是如此。在美國帶孫的時候便開著車去吃麥當勞、披薩,在台灣和我們一塊兒也是如此。
爺爺堅持吃披薩一定要喝可樂,炸雞則是要兩塊不同部位的雞肉,其一是雞腿。即便最後在病床上問他想吃什麼,得到的回答也是想喝點可樂。

冰淇淋。我愛極了冰淇淋、霜淇淋。小時候,爺爺奶奶常帶我到家附近的國父紀念館玩耍,其實我太記得了,但我一直記著有次兩老帶我吃霜淇淋,
我舔的可高興了,但爺爺說吃霜淇淋要用咬的,舔的方式像小狗。回想不起這是玩笑話還是規定了,但我依舊對於冰淇淋、霜淇淋來者不拒。 

奶奶

身為養生者的奶奶吃東西沒有太大的喜好,只要告訴他這有什麼營養對身體好他一定願意吃。即是再沒有味道或是再怎麼不好吃。前幾年奶奶讀到報上的一篇文章,說吃飯時要每個顏色的蔬菜、食物都吃,紅色就吃紅蘿蔔、黃色可以吃到金針、綠色蔬菜有很多的選擇,還有黑色是木耳。所以問他吃飽沒,他會很開心的說每一種顏色都吃到了!

奶奶的手藝很好,獅子頭、肉羹都難不倒他,我高三那年我們祖孫三人在台東時就是奶奶下廚。有時我和爺爺上餐桌發現怎麼酸辣湯看來非常的「清透」,原來奶奶忘了最後要下蛋汁,辛苦的奶奶,天熱煮菜很累人,我現在更能體會了。這鍋湯就成了當晚陪我們笑談的話題之一。我和爺爺一樣捧場。

麥片。奶奶的煮法是甜的口味兒,麥片加上牛奶、砂糖小火煮,最後打上攪拌後的雞蛋這是我們的吃法。冷熱皆好吃。麥片煮的微稠有牛奶的香味,砂糖的甜味,加上雞蛋營養滿分。 

薄荷冰淇淋。要不是奶奶,我想我絕對不會去碰的冰淇淋口味就是薄荷。但是總聽著爺爺笑說奶奶在最冷的天氣裡竟然吃薄荷冰淇淋,沒有親身體驗還真不知道這種「清涼」的滋味,是另類的通體舒暢啊! 

外公

甜食。小孩子一定都會超愛我外公,跟著他就會發現他的房裡/衣櫃裡有一箱sneakers,在家或是出去玩汽水零食冰淇淋絕對不會少,其實有糖尿病的外公不能太放縱啊,但是他看著我們這些外孫/孫子吃的開心他也跟著偷吃一點一點的。

銀翼。從幼稚園一直到現在,我最記得的一家餐廳就是銀翼。小時候全家總會到銀翼吃飯,我記得的唯一菜色就是豆沙鍋餅,所有菜吃完之後就會上這道點心,這可是我「表現」的時候了,大人們吃點心只是個點綴但對我來說是莫大的享受。

和外公一起吃飯,他總會讓我們這些晚輩吃桌上最好的菜,自己不挾不吃拼命叫我們吃,即使前年我到加拿大去看他老人家依舊如此。

外婆 

蔥油餅、韭菜盒子。現在想起,外婆是帶我進入「做菜」並且享受於做菜的引導者。他的六個孫子/外孫裡就我從小就愛跟著他進廚房做韭菜盒子和蔥油餅,每次見到我就說來做蔥油餅,我一定一口答應就進廚房「玩樂」去,揉麵、切麵團、灑鹽抹油(這好玩極了!)放蔥花或是包韭菜盒子、桿水餃皮樣樣我都學。

烤麩。爸媽都是來自外省家庭,外婆會做很多很棒的外省菜。雖然我不確定烤麩是不是外省菜,但絕對是我好愛也好久沒在家裡吃到一道菜。入味的烤麩、筍子和香菇可以配上好幾口白飯。 

爸爸

家裡外食的點餐者是爸爸,他照顧一桌子老小,能嚼的動的菜、不辣的菜、每個人愛吃的菜一一顧及。長大之後才真正體會到點菜是門學問。

滑蛋牛肉。記憶中爸爸除了掌過年時的「十樣菜」之外,他曾在我小時候下廚煮過滑蛋牛肉給我們吃,好吃極了!牛肉軟蛋滑,呼嚕呼嚕就是好幾大口。

甜蛋餅。要不是認真想想,我真的忘了這蛋餅。假日的早餐,麵粉、雞蛋、糖拌在一塊攪勻沒有粉塊後下平底鍋煎,簡簡單單而熱呼呼又甜滋滋的「中式pancake」。 

媽媽

甜蛋。全家就我好愛好愛甜蛋,弟弟妹妹總不懂這好滋味。其實不過就是水煮開後加一堆砂糖然後再打兩顆蛋煮到自己喜歡的熟度。通常我會煮一顆嫩一點的,蛋黃還可以流出來;一顆老一點的,讓蛋黃變成全熟但依舊有QQ的口感。
父母離婚媽媽單獨帶我北上的那一年她為了養活我們兩工作很忙,外婆照顧我的時間比較多,問我想吃什麼,我告訴他媽媽煮的甜蛋。

水餃。我愛死了水餃,對我的胃口的韭菜水餃我可以天天吃、餐餐吃。媽媽包的最好吃。絞肉餡真是經年累月的經驗,要真問他每種調味料要放多少份量他也說不出來,可是每次煮出來的韭菜水餃就是這麼的好吃。
我們兩在台北相依為命的那段時光,媽媽週末到公司加班就是帶著我和兩盒煮好的韭菜水餃。週末帶水餃陪媽媽加班對一年級的我來說便像郊遊。前幾天和現在在加拿大的媽媽通電話聊起了水餃,他說現在會再加一小塊蝦肉讓水餃更鮮美,真想念她包的水餃啊! 

晚餐。後來的家裡的分分合合讓我們有一段期間是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在高雄讀書。每天晚餐是最美好的時光,媽媽準備的一桌飯菜,其間問我們每個人學校發生了什麼事,他新買的並親手綁在我們頭上髮飾有沒有同學說好看?聊著笑著媽媽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好朋友是誰,學校的生活如何。
我們晚餐不需要配電視,一家人的說說笑笑就是幫助消化的最佳良方。
媽媽也很瘋狂,他煮的髮菜濃湯好好喝(還有炒蜆仔也是一級棒,我一人就可以吃一盤),我喝了好幾碗,他竟然說你把一鍋喝完就給如何如何,我向來絕對不吝於表達媽媽煮的菜有多好吃,不論是用言語或是行動,年紀小怎會顧身材?剩下的湯我包辦讓媽媽知道他煮的有多好吃。 

越想著越寫著才發現越欲罷不能。

坐在電腦前就這麼想著每一位疼愛我、我深深愛著尊敬著的長輩,和每一段我們共有的美好時光。
家人不能常伴左右,特別在我的家裡家人來來去去分分合合,一直一直都處在思念的我,
用食物、用滋味記憶著、回憶著每個人,是一種挺有趣味性的方式。

正在讀著我的文章的你,不妨也試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ifer05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